7月的甘孜州康定城,跑马山上绿意荡漾,折多河畔游人如织,这座被誉为“情歌故乡”的川藏路上明珠城,迎来一群用文字书写心绪、用文字记录社会变迁、用文字传递正能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体——来自阿坝、甘孜两州的60余名中青年作家、诗人们,趁着康定最美的时节相会于此,共同参加四川省作协主办的“2015年四川藏区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共同分享来自北京、河北等地的著名作家、资深编辑捧出的“文学盛宴”和“精神大餐”。 7月7日上午,“2015年四川藏区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开班仪式”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甘孜州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洋,阿坝州委副书记、阿坝州作协名誉主席谷运龙等出席了开班仪式。汪洋代表甘孜州委、州政府作热情洋溢的致辞。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作动员讲话,介绍了举办本次培训的背景和目的,对广大学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学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班主任宣读了培训纪律。开班仪式由省作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罗勇主持。 在接下来为期三天的培训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河北作协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著名学者、散文家祝勇,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四川日报》高级编辑伍松乔等老师,分别为参训学员作了民族文学创作、小说创作、散文创作、报告文学创作、写作与投稿要求等专题讲座。《四川文学》、《星星》、《四川作家网》的编辑全程参与了学习、交流、改稿和选稿。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从文学软实力出发,给大家讲述了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四个世界文化脉络,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展的现状,同时他告诉大家要成为好的作家一定要有好的文字功底、丰沛的情感资源、动人的审美水平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 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主从世界文学的范畴,讲述文学自信和文学身份认同的问题。他告诉少数民族的作家们,不要把自己的文学创作边缘化、边疆化,作家们要用书写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不能被 “东方主义”妖魔化、浪漫化等外在意识形态和现在的消费观念所影响。他讲述了美国两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和卡尔•桑德堡的故事,指出正是他们强烈的文学自信和坚定的文化信仰支持他们取得成功。阿来主席还从“后殖民主义”理论促使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独立造成的问题出发,讲述文学身份认同的问题,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很多作家们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创作文学作品,更是列举了诺奖得主、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非洲寻根之旅以及她创作《非洲的笑声》的缘由,表示作家们不能只站在民族身份、国家身份来创作,更要站在人的身份、人类的身份来创作。他指出,文学不是附和,而是质疑、反思和批判,文学的质疑和批判正是文学现实主义的核质,它旨在通过发现黑暗而追寻光明。写作者要有建立自己的文化中心的创作野心,有自己的判断,根植于生活和社会这片文化沃土,努力建立并形成自己具有独立意识和风格的表达体系,逐渐超越语言、形式等技巧,跃升到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判断和看法为重点的观念、内容层面,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人类所能共同利用和发展的价值。 河北作协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则结合自己丰富而卓有成效的创作经历,为大家梳理了报告文学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学体裁的历史沿袭、文体特征和发展现状,以自己成功的报告文学《夜宿棚花村》、《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实》和《宝山》等作品创作为例,详细阐述了“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这一铁的规律,并就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处理等具体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鼓励大家要积极培养捕捉创作题材的敏锐性,自觉坚持作家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的人文操守,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报告文学作品。 著名学者、散文家祝勇在讲座中,分别从散文的文学特征越来越明显、散文的内涵变化越来越复杂、散文的题材范围越来越广阔三个方面,结合大家熟悉的文本实例,就“散文的发展现状”作了生动详实的解说。就“如何写好散文”,祝勇强调,首先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保持自己的立场和风格,有意识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态度,使散文具有除文本之外更大的精神容量;然后要有独特的主观视角,以独一无二的自己书写“看到的世界”,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此外还要有卓越的综合表达,化用小说、诗歌甚至音乐等多种艺术体裁的表现技巧,以不断创新、永不重复的激情进行创作。在授课总结时,祝勇如是说:不管如何创新,散文的根本就是要表达人的情感,说人话、不装蒜,以人性人情为本,写出自己不同的声音,触动读者的“痛点”。 《写作技巧与投稿——媒体视野下的文学写作》是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四川日报》高级编辑伍松乔的授课主题。他首先从报纸副刊载体的角度对四川的媒体文学做了概要性的介绍,然后结合自己的散文创作经历和副刊编辑经验,分别从求真与纪实、文学与新闻、时态与史态、感性与理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文学尤其是散文创作的“实战”要点,为大家的创作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最后,伍松桥老师以“问耕耘亦问收获,耐寂寞且耐热闹”与大家共勉。 “此次四川藏区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第二期在康定举办,充分体现了省作协对四川藏区文学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体现了对培训少数民族文学人才的特殊关怀,必将进一步促进藏区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阿来主席在培训期间向记者谈到。 “省作家协会特此举办了2015年四川藏区中青年作家培训班,此次培训笔会规模很大、以培训为主、方式创新,为两州广大文学爱好者创作激情的提升,创作信心的提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各位作家要深切感受到省作协给于民族地区文学创作者们寄予的厚望,回味和深思为我州精神家园的建设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也希望我州作家们要与康巴作家群的文友们多交流多学习,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实践的好作品。”州文联主席﹑州作家协会主席周文琴对我州培训学员们提出了殷切希望。 曾获得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的茂县作家雷子深情地说,“省作协在情歌康定城举办的培训笔会让我受益非浅,众多作家发自肺腑、掏心掏肝的写作理念、经验及时地解决了我写作中迷茫问题,对我而言,这是一次思想遭遇山呼海啸般的冲击,有醍醐灌顶的顿悟,从大师们的讲课中我印证了自己某些正确的写作方向,找到了创作应具备的功底以及低到尘埃的善良与悲悯。我认真作了笔记,我将会把大师们的写作经验慢慢回味咀嚼,不断思考与笔耕,力求自己未来的作品如初生的婴孩般清新美妙。此次笔会让我的思绪重回原始与洪荒。” “峥嵘的盛夏,葳蕤跑马山,溜溜的康定城。甘孜、阿坝中青年作家齐聚情歌圣地康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文学盛宴,聆听了阿来等著名作家精彩授课,能和这些著名的作家老师们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这对我于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缘。几位大家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就是要用他独有的智慧唤醒人们的内心。 在浪漫的跑马山结束了康定之行的笔会时,此次盛会已点燃了我的血性和激情,并将一直照亮我今后的文学之路。”来自小金县文学爱好者牟子剑,谈到参加四川藏区中青年作家培训班感受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次四川省藏区中青年作家班培训上,来自我州的许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纷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畅谈对培训后的感悟和体会,作家们在表达文学理念与设想的同时,还对进一步提升我州的自身文化品位和增强文化底蕴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月光下的康定情歌传唱在世间万里,阿坝甘孜的文学情缘必将会越来越美。 •杨俊 庆九/文图•
|